移动的豪华休息室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以人为本的设计
“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 的基本设计理念是打造一个移动豪华休息室,为驾乘者提供安静、宽敞且舒适的空间体验。在驾驶途中,无论您选择手动驾驶还是自动驾驶²,都能够享受这一令人心旷神怡的空间。
在设计时,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感觉。但在驾车或乘车时,每个驾乘者却又需要尽量适应特定的车内环境。我们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车辆本身不应成为驾乘者在车内进行活动以及与车辆进行互动的限制。相反,驾乘者应该拥有随心所欲的可能。自动驾驶模式² 下的车辆可以让驾驶员得到片刻放松,而手动驾驶模式又能满足驾驶员对于亲自驾驶的渴望。选择权永远掌握在驾乘者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体验“数字戒断(Digital Detox)”。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被各种屏幕和信息内容包围。能享受片刻轻松无忧的个人时光,难道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吗?驾驶或乘坐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 时,您可以使用先进的手势控制和眼动追踪技术对车辆进行控制,在静享私人时光的同时掌控一切。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和其它充满魔力的奥迪车型一样,奥迪 grandsphere¹ 也将为您带来三重惊喜。首先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外观设计。其次是高端舒适的内饰设计。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使用车辆几个月之后,您还能不断发现更多出人意料的小惊喜,让您深深体会到我们对于每个微小细节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我们在奥迪所坚持的设计理念。
— Maksymilian Nawka,内饰设计师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
能享受片刻轻松无忧的个人时光,难道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吗?“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前排的头等舱体验
“这次车内设计最主要的变化是加入了自动驾驶²。这一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驾乘体验。目前而言,车辆的外观设计主要是为驾驶体验服务,这一点也会在将来一直延续下去。但伴随着自动驾驶² 技术应用的深化,在规划利用行车途中的时间方面,人们将拥有更多选择和可能性。对设计师而言,这意味着我们设计的将不再只是单一的产品,而是要创造出一个让人们以全新且独特的方式利用时间的工具。为此,我们设法将一直专属于后排乘客的头等舱体验带到了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 的前排。
从内饰设计的角度出发,宽敞和舒适的空间感当然对一流的驾驶体验至关重要。在自动驾驶状态² 下,我们也希望为前排乘客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放松空间,出于这样的考量,我们将方向盘设计为,在不使用时便能无缝收入车辆前端。当方向盘完全收入车辆前端时,左边的座椅可退回至车辆中段的位置,为驾驶员提供最大限度的舒适感,让他们在行车途中拥有“飘在云端”的感觉。
车门关闭后,车内抢眼的木质元素营造出自然温暖的氛围,让驾乘者逐渐感到平和放松。所有信息都会投射到发出微光的木质面板上,不会破坏静谧舒适的整体氛围。此外,我们还希望,人们在驱车出行时能完全躺下并放松,将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沿途的风景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视野最开阔的玻璃全景天窗,尽可能让更多自然光进入车内,让驾乘者置身车外风景中。— James Nissen,内饰设计师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
MMI 非接触式响应控件的手势操作就像是在施展魔法一般。”
座椅的顶级舒适性
“纵观今天的豪华车市场,不难发现,最舒适的座椅总会安排在后排座位。但是,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 是一辆具备自动驾驶² 功能的汽车。这意味着,我们可以让前排驾乘者也享受到同等的舒适体验。于是,在为后排设计了舒适的长座椅后,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前排的独立座椅上。
自动驾驶模式² 旨在为驾驶员打造与众不同的轻松行车体验。我们将座椅靠背设置为可向后倾斜 60 度的设计。但在此舒适位置下,驾驶者无法用手触及相关控件,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MMI 非接触式响应控件并安装在前排车门两侧。驾驶员坐直时,可以触碰和移动该控件,而座椅后倾时,驾驶员也可以通过手势对其进行操控,就像施展魔法一样!此外,座椅还配备众多先进功能,舒适头枕内集成了扬声器,能够播放其他乘客听不到的私密声音,另外还带有空调和按摩功能。
在设计外观时,开发一个在驾驶位置和舒适位置都优雅美观的座椅,对设计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座椅侧面支撑选用柔性材料,则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难题。座椅从直立位置调节至舒适位置时,这种柔性材料可以充分伸展并完全覆盖侧面。当座椅再次升起时,该材料便会收拢,就像一个窗帘,能在驾乘者上车时自动拉开。作为设计师,我们对这款魔法般的灵活座椅非常满意。
— Alexander Bart,座椅设计师。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典雅而精致的材料
“通过为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 选用的材料和色彩,我们希望展现车辆的感性、简约之美。在坚持使用具有真实质感的可持续环保材料的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它们营造出温暖惬意的氛围。色彩、材料和表面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要实现内饰设计的简约之美,我们必须使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呈现,让设计在充满活力的同时也蕴含丰富的感情。为了实现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² 下化身为移动头等舱休息室这一构思,我们将关注重点放在了材料上。我们调整了车内所用材料比例,在内饰中更大面积地选用了贴近自然、温暖舒适的材料,以便在车内营造出轻松休闲的氛围。奥迪 grandsphere² 车内未配备传统屏幕,而是将驾乘者所需的所有信息都投射在一个木质表面上。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共融共生,打造出神奇的效果。驾乘信息生动地投射在木质表面上,让后者也散发出重获新生般的活力。这样的互动设计自然无缝并且质朴美观。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和功能的所有用途仅用于展示一种可能的概念,并且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
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 是一个温暖舒适的空间。”
“这一点正是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 最吸引我的地方:情绪细节与宏观美感之间的微妙平衡。极简主义的设计语言与感性的用户体验相辅相成,搭配精心选择的颜色和材料,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 化身为一个私密会客厅。我们为座椅、扶手和周围采用木质包裹的区域选用了温暖的浅灰色配色,为座椅侧面支撑和靠背外壳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并搭配深浅不一的强调色“釉面绛紫”。这一色彩组合完全反应了当前建筑、时尚和家具设计领域的流行趋势。我们希望通过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使驾乘者在进入车内时拥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 Ann Catherine Lang,色彩和材质设计师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