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自在生活方式的伴侣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奥迪 sphere 系列之前推出了奥迪 skysphere 概念车¹(跑车)、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豪华轿车)以及奥迪 urbansphere 概念车¹(尊享空间)。追随sphere系列的脚步,奥迪推出了第 4 款纯电动 sphere 概念车型 — 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奥迪对于移动出行未来的思考与探索,又一次以具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这一次,是对自在生活方式的量身定制。
和以往的 sphere 家族车型一样,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也提供使用方向盘和踏板自行驾驶车辆以及在适用地形上开启自动驾驶功能²这两个选项。
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的一大设计特点是使用宽大的玻璃表面让外部环境成为车内空间的延展。因此,这款车型不仅具有玻璃天幕,就连奥迪标志性的整体式进气格栅也首次采用透明玻璃打造。除此之外,车门底部的内嵌式玻璃表面可拓宽越野道路视野,并消除外部世界与车内空间的边界感。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述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用途多样
在这款外观优雅的顶级双门轿跑车上,车辆尾部针对客户自在的生活方式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设计。Sportback 溜背车尾可变身为敞开式装载空间。为此,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的透明后车窗可滑动至与车顶玻璃天幕齐平的位置,而下部的竖直部分则可翻转至水平位置,从而形成一个皮卡式装载区域,可利用该区域运输自行车(相应支架已嵌入)、各种板类运动器材及其他运动器材。
当车辆转换为皮卡形态时,后排座椅后的玻璃板会关闭,以达到挡风和预防其他天气状况的目的。而车内原本宽敞的 4 个座位空间并不会因为车体变化受到影响。
同样的,无论是在车体转换,还是在使用车辆配备的可抽拉式滑雪板支架运输雪具时,车辆优雅且充满运动感的车身线条也不会发生改变。滑雪板支架被完美隐藏于车顶中间与车顶齐平的位置。其可被滑动至车尾底部区域以便轻松装载雪具,而在驾驶时则可重新抬升回车辆顶部。
¹所述和所示车辆均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述和所示车辆均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自动驾驶功能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不适用于量产车型,并且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从公路双门轿跑变身为越野 SUV
quattro performance
当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转换为越野模式时,车辆离地间隙将在原有的 208 毫米基础上再增加 40 毫米。为此,车头、车尾以及车门下方侧面的标志性金属条竖直槽道会升起,从外观上彰显其越野特性。
当然,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的越野特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车身设计中,同时还体现在其所配备的电控奥迪 quattro 四轮驱动上。车辆的前桥和后桥上各配备一个电动机,可提供高达 325 kW 的总功率和 720 Nm 的扭矩,具有电动车启动即可行驶的典型特性。
位于车轴之间的牵引电池可提供约 100 kWh 的能量,从而为这两台电动机高效供能。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采用 800 伏充电技术,车辆电池可在功率高达 270 kW 的快速充电桩上进行充电。
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还配备了与 quattro 性能相得益彰的轮胎:其活动部分在公路驾驶时保持关闭以实现高效的空气动力学,而在越野应用时则打开以便进行通风。
¹所述和所示车辆均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述和所示车辆均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水乳交融
全新维度
在奥迪 activesphere 概念车¹中,通过佩戴混合现实眼镜³可使用虚拟控件、访问各种内容并进行互动。这些内容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应需求在眼镜内进行显示。当人们的眼睛聚焦于相应的用户界面元素时,系统即可识别出其感兴趣的部分并激活目标功能。在使用更加复杂的功能时,不同的细化层级可确保直观的操作性。基于空间及手势的互动功能可针对不同的使用者进行调整,由此实现与车辆及数字内容的实时互动。
此项创新技术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性。例如,在越野模式下,混合现实眼镜可将高清 3D 地形图投射至真实景观内,或者显示目的地区域的导航提示和信息。即使在车外,这款眼镜也可以在进行其它多种户外运动时佩戴,例如在自行车道、滑雪场或者野雪地形中进行路线指示。自在的生活方式由此变得更加鲜活生动。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³所示车辆为概念车, 非量产车型. 增强现实眼镜为非卖品. 自动驾驶功能和增强现实眼镜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不适用于量产车型, 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 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³所示车辆为概念车, 非量产车型. 增强现实眼镜为非卖品. 自动驾驶功能和增强现实眼镜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不适用于量产车型, 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 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 非量产车型. 增强现实眼镜为非卖品. 自动驾驶功能和增强现实眼镜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不适用于量产车型, 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 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 非量产车型. 增强现实眼镜为非卖品. 自动驾驶功能和增强现实眼镜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 不适用于量产车型, 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使用. 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 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