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体验感和直观的操作性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Sichwardt 女士、Scharmach 先生,你们好。两位认为优秀的用户界面设计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Bartos Scharmach:必须要以人为本。这意味着,并非是使用者适应产品,而是产品必须要适应使用者。客户告诉车辆他们想做什么,然后车辆就会为此提供多种选择。
对于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而言,这具体意味着什么呢?
Bartos Scharmach:例如,当用户想要放松时,车辆应该满足这种需求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在设计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的用户界面时不再使用固定不变的菜单,而是采用了与上下文相关的菜单。例如,当我想要放松时,车辆会为我提供电影或一些轻松的音乐让我选择。此外,还会为我建议另一条风景更优美的路线,让旅途更加惬意。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
我们的任务从以驾驶者为中心的驾驶舱设计转变为以空间为中心的设计。”
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是为追求最大舒适度而设计的。这是否也会对用户界面产生影响?
Xenia Sichwardt:当提到用户界面 (UI) 和用户体验 (UX) 时,人们总是会拿智能手机制造商进行举例。而我们的 UI 和 UX 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们不像智能手机那样局限于一个表面。车内空间让我们拥有了全新的设计可能性。这一点非常令人兴奋,因为我们能够将材料、结构和界面设计融为一体。
Bartos Scharmach: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²是为可能实现自动驾驶²的未来而设计的。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方式来为客户提供驾驶之外的体验。我们的任务从以驾驶员为中心的驾驶舱设计转变为以空间为中心的设计。车内的一切,侧面、车顶、底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重心。总的来说:对于未来可能实现自动驾驶的车辆而言,例如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我们可以让车内空间更加接近一个能够自由设计的生活空间,并从这种角度出发去理解和规划我们的设计。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投影技术的应用,是否意味着整个车内空间都可以用来提供驾乘体验?
Bartos Scharmach:奥迪 grandsphere² 不再配置传统的仪表板。车内看不到任何关闭的显示屏,没有被我们称之为死区的黑色区域。矩形显示器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因为它框定了我们作为设计师可集成界面的范围。同时,它也向用户传递了只能在此处进行人机交互的讯号。而我们选择使用投影技术,就可以在车内结构表面(该车型中为木制表面)上展示信息,不再受到屏幕的限制。我们可在现有表面的某些特定区域进行投影,并可以根据情况放大或缩小这些投影区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打造出了一个灵动的车内空间。即使关闭投影,也不会出现任何空白边框。
Xenia Sichwardt:“无框设计”,即不局限于某个固定区域,在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其重点是可以自由地在用户想要的位置和实际需要的位置显示信息。这种设计与高端旅行的关联之处在于:它们都以旅行者的需求至上。
如何将材料融入用户界面?
Xenia Sichwardt:我们在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如果车内没有任何显示器,而是使用尽可能多的天然材料(例如木材)会怎样?每一块木料都是独一无二的。而对于我们用户界面设计师来说,探索这种新型表现形式也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当我们将投影和天然材料结合起来时会发生什么?会产生一种怎样的界面?我们都习惯了玻璃屏幕。在木材上进行投影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人类终究是更习惯于天然材料的,也非常享受被大自然环抱的感觉。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¹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
无框设计,即不局限于某个固定区域,在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的设计过程中非¹常重要。”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奥迪 Grandsphere 概念车¹的车门内有一个专门的旋钮。它有什么玄机呢?
Bartos Scharmach:这是一个创新的控件,用于在车辆行驶期间通过旋转环和按钮以触摸的方式选择各种功能菜单。在自动驾驶模式²中,驾驶工作交由系统控制,而此时的座椅靠背也将被向后调整至更为舒适的位置。此时可能会出现用手无法触及车门上控件的情况。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将 MMI 设计为非接触式响应控件,即眼动追踪与手势控制的一种结合。配合眼动追踪,可以触发与转动设备手势同样的功能响应。即使未发生直接接触,控制环仍然会根据手势而转动。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²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所示的自动化驾驶功能是目前尚在研发中的技术,不适用于量产车,并仅限在系统限制内运行。所示技术系统及功能仅为概念展示,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地区的相应法律法规。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所示车辆为概念车,并非量产车型。
奥迪车辆外观的设计语言是一目了然的,奥迪的用户界面设计又有何特别之处呢?
Xenia Sichwardt:我们在其中融入了一些来自其它文化的启发。在这个项目中,我们特别研究了日本的传统绘画。这种绘画遵循一个有趣的布局原则:“用留白填充画面”。这种反向设计方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因此,我们没有用信息填满画面框架,而是让信息本身获得空间和亮度,去繁存简,从而突出其存在感。在奥迪,我们始终追求简约优雅的风格。用 Dieter Rams 的话来说就是:“少即是精”。
